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
【唐】元稹
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
时候争催迫,萌芽㸦矩修。
人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亲爱的班主任老师们:
你们好!
春雷乍响谓之惊,万物醒来谓之蛰,美好的节气惊蛰悄然而至。今天和大家聊聊二十四节气惊蛰,用这首诗开启惊蛰主题班会课设计的话题。
一年十二个月,每月对应一卦,农历二月对应的是卯月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卯,冒也。二月,万物冒地而出。象开门之形。故二月为天门。
“卯”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,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,代表着生机,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,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。
惊蛰节气,是春耕的开始,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密切相关,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。
惊蛰未闻雷出地,丰收有望看春耕,惊蛰便正式进入农忙时节。人们用辛勤劳动问候自然,等到秋天,便会得到大自然的馈赠。
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唯一一个用动物起名的节气。雷声惊醒了蛰伏在洞里不吃也不动的小生灵,叫醒沉睡的大地,万物皆有感应。
这时,中国大部分地区,雨水渐多,气温逐步上升,万物自在生长,生生不息,惊春物华。
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,庚子年(鼠年)二月十二,太阳到达黄经345°,惊蛰至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蛰”者,藏也。冬眠的动物藏起来,不饮不食,就被称为“蛰”。意思是天气回暖,万物生气盎然。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,预示着,生命在这一刻“重生”。
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“启”,为了避讳而将“启”改为了意思相近的“惊”字。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“启蛰”。《夏小正》曰:“正月启蛰”。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,日本仍然使用“启蛰”这个名称。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。如“未过惊蛰先打雷,四十九天云不开”。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,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:“冷惊蛰,暖春分”等。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。如“惊蛰刮北风,从头另过冬”、"惊蛰吹南风,秧苗迟下种"。惊蛰后气温回升较快,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℃以上,到处是一派融融春意了。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。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。唐诗有云:"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农谚也说:“到了惊蛰节,锄头不停歇。”“惊蛰不耙地,好比蒸馍走了气。”桃花,桃花灼灼:“几树桃花一色红,野人篱落见春风。棣棠,棣棠娆娆:“绿地缕金罗结带,为谁开放可怜春。蔷薇,蔷薇蔓蔓:“朵朵精神叶叶柔,雨晴香指醉人头。”
惊字简体,从心京声。京是纯粹声符,受惊之事与京城不相干。繁体作驚,字从馬(简作马),义为馬受驚。驚字馬上的敬是最初的警字。篆文敬字象手拿棍防狗之意,就是所谓提高警惕。后来加人旁成儆字,仍是一人拿棍防狗,《说文解字》训练为“戒也”。于是把腾出来的敬字派去训“肃也”,此后才有尊敬、恭敬、敬鬼神诸词。《尔雅》和《說文》中,惊蛰的’惊”意為靜、藏。既是天地的拘系,人生的守持,也是花開前的等待。天地不語,萬物屏息,注定要等到轻雷一响,那“惊”字才足够刻骨銘心。我们的老祖宗把“惊蛰”分为三候: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。乃闹春之始,粲然而花华。在中国文化中,桃花象征着春天、爱情与理想世界。惊蛰后五日,仓庚感阳气。嘤其鸣,求其友。嘤其鸣,求其友。鸟出而鸣啼,春暖花开之庆也。再五日,“鹰化为鸠”,古人称“鸠”为布谷鸟。仲春时因喙尚柔,不能捕鸟,瞪目忍饥,如痴化。到秋天,鸠再化为鹰。民间有惊蛰祭白虎的习俗。传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,惊蛰日出来觅食,开口噬人,犯之则遭小人恶语算计,以致年内诸事不顺。祭白虎,可免受小人之害。祭白虎,是指拜祭纸绘的白老虎,老虎为黄色黑斑纹,口角画有一对獠牙。拜祭时,以肥猪血喂之,使其饱后不出口伤人,再以生猪肉抹在老虎嘴上,使之充满油水,不能张口说是非。惊蛰之后,蛇虫出动。古时惊蛰当日,人们点燃清香、艾草,持之熏家中四角,驱除蛇、虫、霉味。在民间素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。传说,雍正年间,晋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,正是惊蛰之日,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:“先祖贩梨创业,历经艰辛,定居祁县,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,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,努力创业光宗耀祖。”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,将开设的字号取名“长源厚”。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,多有“离家创业”之意,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,亦有“努力荣祖”之念。惊蛰吃梨源于何时,无迹可寻,现如今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“惊蛰吃了梨,一年都精神!”的民谚。也有人说“梨”谐音“离”,据说,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,可保全年的好收成,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。惊蛰是雷声引起的。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,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,会平地一声雷,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,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,四处觅食。所以古时惊蛰当日,人们会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香味驱赶蛇、虫、蚊、鼠和霉味,久而久之,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,亦即“打小人”的前身。
是惊蛰日的传统习俗。人们对着山间茶树,喊出新芽,在春日里传递亘古不变的纯真;节气里的经典古诗,在古诗里去感受春天美好的春光,放声读起来。惊蛰时节肝之阳气渐升,阴血相对不足,传统医学认为,春属木,对应五脏为肝,顺应自然界生长生发之规律,春季容易肝风、肝火妄动,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。养生应顺肝之性、补肝之阴、养脾之气,多食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如春笋、百合、山药、大枣、银耳、菠菜、芦荟、水萝卜、苦瓜、木耳菜、芹菜、鸡、蛋、牛奶等,油腻食物应少吃。惊蛰节气前后,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。此时,“春捂”不能忘,保持微微出汗,以帮助抵御渐退的寒气,有助于气血流通,顺应阳气的升发。春季万物复苏,应该作息规律,不熬夜,早起。散步缓行,可以使精神愉悦、身体健康。这是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。
在江苏一带的宴会酒席上,吃热炒菜时,总是有一道“平地一声雷”也叫“天下第一菜”最先上桌。可以组织同学去了解这道菜的做法,自己试着制作。体会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解说词,给自己做的这道菜配上解说词。
在盘古神话中有中国最早关于雷的传说。盘古死后,他的呼吸变成了风、鼾声变成了雷,左眼为日、右眼为月……依《山海经》所说,在汉朝以前,雷公是“龙身而人头”的神,敲打它的肚子就会产生打雷的声音。雷公的形象经过了长期的演变,演变中有哪些形象,去收集资料研究研究?西方也有雷神,请学生对中西方雷神造型有各有什么特点?了解背后相关故事。用喜欢的方式呈现。
很多同学都会怕打雷。针对这一内容,老师们可组织同学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探究项目。第一:打雷会带来危险,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。可以组织同学阅读他的发明故事。梳理打雷时应当如何做好自我保护的生存技能进行交流。第二:还可以“悦”读大自然,仔细聆听雷声。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,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: ①直击雷; ②球形雷; ③雷电感应; ④雷电侵入波,各有什么特点,可以请学生在科学老师的引领下去研究调查。第三:雷声可以分为三种。一种是清脆响亮,像爆炸声一样的雷声,一般叫做“炸雷”;另一种是沉闷的轰隆声,有人叫它做“闷雷”;还有一种低沉而经久不歇的隆隆声,有点儿象推磨时发出的声响。人们常把它叫做“拉磨雷”,实际上是闷雷的一种形式。将这些雷声的产生、特点进行对比研究。
“农耕文明社会中,惊蛰日所表现出來的文化追求,其实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处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。生活在传统农耕社会的人们,对大自然更多的是敬畏。当下,面对全世界都揪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更是一次警醒:生态文明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,在当下的中国更加深入人心。观看公益微电影《大自然在说话》,自己选择大自然一个角色,模仿这样的口吻写解说词,和同学完成新版《大自然在说话》微电影。惊蛰节气的最大特点就是“生”,生生不息。希望疫情能在一片生机中“早日消除”!最后,一起欣赏泰戈尔一首关于生命复苏的诗歌《生命的溪流》。就是这股生命的泉水,
日夜流穿我的血管,也流穿过世界,又应节地跳舞。
就是这同一的生命,
从大地的尘土里快乐地伸放出无数片的芳草,迸发出繁花密叶的波纹。
就是这同一的生命,
在潮汐里摇动着生和死的大海的摇篮。
我觉得我的四肢因受着生命世界的爱抚而光荣。
我的骄傲,
是因为时代的脉搏,
此刻在我血液中跳动。